《雍正王朝》:对比田文镜和年羹尧之追比国库欠款

昨天撰文,对比了田文镜和年羹尧在江南筹款赈灾中的表现,进而比较出了年羹尧在其中的小九九和田文镜做事的义无反顾。

《雍正王朝》:对比田文镜和年羹尧之追比国库欠款

今天,咱们继续对比二人在追比国库欠款差事中的具体表现,我们还能看到俩人更多的差别。

江南筹款赈灾差事完成后,年羹尧和田文镜二人都随着胤禛去到了北京。

此时,康熙推出了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

与江南筹款赈灾相比,追比国库欠款的难度级别,提升了好几个指数,以至于康熙要以册封亲王爵位作为筹码。

不过,众皇子还是纷纷避之,导致最后胤禛还没回京的时候,就提前中标。

于是,年羹尧和田文镜需要再次协助胤禛开展这项工作。

咱们且看二人在这项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吧。

江南筹款赈灾面对的仅仅只是八爷党位于扬州地区的一部分爪牙,即令如此,年羹尧尚且避其锋芒,唯恐自己太过出圈,和八爷党的人结下梁子。

追比国库欠款,则是要面对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涉及面太广。以年羹尧的尿性,自然是更加机关算尽,确保自己不会因为参与这项差事,而和众人为敌,影响自己的仕途。

我们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个细节:田文镜让年羹尧去宣布带陈文盛、魏东亭两个老臣进堂回话的时候,年羹尧跑到大殿外,十分明确地告知众官员,是田文镜让传唤这两个人——与他无关。

年羹尧必然知道这两个老臣的资历和影响力,所以才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那番甩锅操作简直不要再露骨了。

估计田文镜在屋里听见了,也只能在心里暗自吐槽一番。

谁让他追随胤禛比年羹尧晚呢?

《雍正王朝》:对比田文镜和年羹尧之追比国库欠款

至于整个追比国库欠款差事,从开始到结束,基本上都是田文镜冲在最前面,和文武百官硬刚。年羹尧是毫无作为。

需要二人同时出面的时候,年羹尧的身形永远落后田文镜一个身位。

年羹尧将“明哲保身”的精明,运用到了极致的场面,当属他阻拦十阿哥鞭打田文镜。

十阿哥和一伙官员在前门大街叫卖家当的时候,田文镜依旧憨憨地跑到现场,试图阻止十阿哥等人的行为。

他难道不知道十阿哥对他正在气头上,对他恨之入骨吗?

自然是知道的,但是胤禛的命令他又不得不执行。

所以,不管再艰难的场面,他必须到场。

果不其然,他不仅被十阿哥羞辱一番,还被十阿哥下令抽得皮开肉绽。

而年羹尧的表现则大不相同。

胤禛因为还要在皇宫阻拦上访的官员,不能分身去前门大街。

随胤禛一起的年羹尧,就是再没眼色,也明白自己必须亲自下场了,否则经过这场差事后,自己在胤禛心目中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所以,他主动请缨,替胤禛去前门大街平息风波。

在他快要到现场的时候,他先是吩咐李卫去通知八阿哥到场,然后再到现场,解救田文镜。

面对正在气头的十阿哥,年羹尧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主动替田文镜挡鞭子。

年羹尧没挡几鞭子的时候,就被赶来的十三阿哥和八阿哥及时叫停了,然后这场闹剧也就终止了。

有人说这是年羹尧运气好,碰到了八阿哥,才没有像田文镜那样倒霉。

实则不然。

因为年羹尧在下场之前,就已经把一切都算计好了:他让李卫尽快去通知八阿哥,八阿哥听闻必然会第一时间赶来。他到现场之后,再拖延一下时间,使得他不会像田文镜那样,被揍到生活不能自理。

那么,在这场闹剧中,损失最大的当然是田文镜,挨了鞭子、颜面扫地,日后甭管他做多大的官,他被十阿哥当街殴打的事会被旁人流传下去,成为田文镜永远无法遮掩住的伤疤。

而受益最大的,却是年羹尧。

年羹尧及时到场,劝阻十阿哥,展现了自己的大局观;他果断替田文镜挡鞭子,又展现了自己的担当——其实他也没挨几鞭子。

他的这个举动,被赶来的十三阿哥看到了,也被八阿哥、十阿哥等人看到,更被田文镜看到。无论对哪一方,他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这使得他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很快,他的这份收益就变现了:八阿哥直接向康熙推荐年羹尧去四川担任提督,一下子落到手中一个地方大员的肥缺。

而“倒霉的”田文镜,明明在这场差事中,出力最多、受委屈最多,却被康熙贬到陕西一个偏远县担任七品县令。

年羹尧、田文镜的这番对比,正是应了那句话:

能干的,比不上会干的;会干的,比不上会演的。

至于大家是认同田文镜多一点,还是认同年羹尧多一点,皆看大家的眼光吧。

(全文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