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
FASHION
报道
REPORT
美容
BEAUTY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当我们提到巴西的经典影片时,可能会想起1998年讲述退休教师在里约热内卢中央车站为文盲写信的《中央车站》、2002年讲述贫民区生活的《上帝之城》以及2007年讲述警察、帮派与罪犯故事的《精英部队》,今年,巴西导演加布里埃尔·马斯卡罗带来的新作《天空的另一面》再次令全球观众印象深刻,该片在年初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大奖,不久前又亮相中国成都和宁波,巴西女演员黛丽丝·韦恩伯格(Denise Weinberg)凭借在片中的精湛表演获得第二届金熊猫奖最佳女主角,并在科幻电影周担任短片单元评委,与影迷交流创作。
《天空的另一面》讲述了一个关于老年女性的故事。影片将背景设定在未来,为了复苏经济,巴西政府为80岁以上老人设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强制隔离区,当77岁的Tereza得知安置的年龄降低,自己也被包括在内时,她惊呆了。走投无路之下,她踏上了一段隐秘的旅程,避开官员的追捕,穿梭于河流、船只和地下世界之间,只为在自由被剥夺之前实现自己最后一个心愿——坐一次飞机。
在这条短暂的追寻自由的旅途中,Tereza先后碰见了几个与她产生交集的人,一个叫Cadu的帅气船夫,他不仅教会了Tereza如何开船,还带她认识了神奇的蓝蜗牛——传说只要把蓝蜗牛的黏液滴在眼睛里就可以看见未来;一个赌徒Ludemir,他发誓要让自己的超轻型飞机重新飞起来,但在拿Tereza的钱之后,他却继续去赌场挥霍并输个精光;一位船上的修女Roberta,她不仅帮助Tereza逃避了追捕,还在后续的旅途中与她结为好友。这三个人都是Tereza生命里的短暂过客,但每个人都教会了她一些生活的道理。
更珍贵的是,影片中77岁的Tereza展现出的勇气与执着让人十分动容,甚至是心潮澎湃,对于她这个年龄的老人来说,想要突破各种限制去做一次飞机简直是天方夜谭——买票旅行需要有女儿的授权、各地区对于老人身份的核查、连购买普通食物都需要有身份证明……但这些都没能让她退缩,她反而以各种巧妙可爱的方式躲避了审查,并开启了自己惊险刺激的冒险。
以往,我们可能在特工动作片、热血青春片里感受到的情绪,如今由一位老年女性带来,那种震撼、感动与力量几乎要突破银幕,这不得不归功于影片女主角黛丽丝·韦恩伯格(Denise Weinberg)的精湛演绎——这位69岁的巴西国宝级女演员,以超强感染力的表演,让这一场跨越亚马逊河的旅程,有了特别的意义。
不久前,黛丽丝・韦恩伯格在OK!的采访中说:“我觉得这个故事能打动全世界的观众,不管是日本、中国、巴西、美国、英国还是法国,是因为 “人口老龄化” 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想生孩子,夫妻也不愿意组建家庭,这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正是这个主题吸引了我,它聚焦“衰老”:一位女性逐渐老去的过程,且非常细腻。其实放眼全球,这类电影都不多见。这正是我接下这部电影的原因——我们很少讲述这样的故事,也很少塑造这样的角色。让人开心的是,这部电影在巴西的票房目前排在第一位,还入围了全球45个电影节,在巴西260个城市上映。对我们来说,这个成绩太惊喜了,完全超出预期。”
黛丽丝很喜欢“讲故事”的电影,她的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和“故事”打交道。12 岁起她开始接触戏剧,后来还创办了自己的戏剧公司,在那里待了20 年。直到 40 岁之后,她才开始涉足电影领域。2002年,她参演首部电影短片《以父之名》,此后又陆续出演了电影《越线》(2008)、《葛丽泰》(2019)等。2010年她主演的短片《汽车站》曾入围第63届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提名,今年又凭借在《天空的另一面》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技惊四座。
她说: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我都喜欢关于人的故事、有情感的故事,但不是浪漫爱情,而是关于‘人类的灵魂’:人的行为模式是什么样的?人能做到什么程度?人的潜力有多惊人?”在成为演员之前,黛丽丝还曾是一名生物学家,所以她一直对“人类行为”很感兴趣。“我觉得人类很‘疯狂’,能做出我们想象不到的事——看看这个世界就知道了,这一点让我非常着迷。”
此外,黛丽丝与Tereza还有一个相像之处——生活里,她们都是“权利的捍卫者”,无论是女性权利还是老年人权利,她们都会为此奋斗到最后。黛丽丝在采访中说:“我觉得很多时候,家人会‘限制老年人的生活’。如果我的孙子对我说‘你不能一个人出门’,我会反驳他:‘别这么对我,我能照顾自己。’我很独立,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生活。我有儿子和孙子,我爱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照顾我’——我还活着,有能力做所有事,和其他人一样。当你剥夺老年人的权利时,他们会变得抑郁、悲伤,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动力,这太可怕了。不要这样做,不要让老年人‘被迫妥协’,因为每个人都会老去。”
就像影片中Tereza特别讨厌用纸尿裤的感受一样,可能在年轻人的眼中,这是一种“关爱”,可这种“关爱”往往带着不容置疑和改变的强制属性——大家默认老年人不需要被征询意愿,因为赡养和照顾他们已经让人费尽心力。于是,大部分老年人可能就此妥协和沉默,也有一小部分人会像Tereza这样奋起反击,可结果,大约也并不尽如人意。
其实这个世界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亚马逊丛林呢?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从来都存在,但或许《天空的另一面》教会我们的是:那又怎样?即便你已经老了,也永远不要妥协,不要放弃,不要主动失去你的权利和自由。
SPECIAL REPORT
OK!独家对话
尼古拉斯・霍尔特
Nicholas Hoult
OK!:导演加布里埃尔是怎么找到您的?您是如何决定出演这个角色的?
黛丽丝・韦恩伯格:我之前并不认识导演加布里埃尔——他住在巴西北部,我住在南部,巴西面积很大,我们之前没见过面。但我看过他执导的电影,很喜欢他的风格。当时他正在寻找一位”有生命力、能驾驭这个角色” 的女演员,而且不希望演员有太强的”明星感”,最后他找到了我。我们先通过线上沟通,他把剧本发给了我。我读完剧本就立刻告诉他:”我想演这个角色,我一定要演。”我对他说:”我知道我能为这个角色带来些什么,也有很多想法想和你分享。”我们的合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OK!:这部电影里有很多情感张力很强的戏份,拍摄环境看起来也很艰苦(比如亚马逊丛林),您拍摄时会害怕吗?
黛丽丝・韦恩伯格:我从来没害怕过,因为我有信念。不过拍摄环境确实有风险,尤其是在丛林里——那里环境恶劣、面积广阔、炎热潮湿,还很危险,毕竟是赤道附近的丛林。在那里什么都可能发生,有蜘蛛、有蛇,还有各种野生植物。但我们有一支非常熟悉当地环境的本地剧组,他们会提前探路、清理拍摄区域,然后我们再进去拍摄。这部电影的很多戏份都在船上拍摄(比如卖书的场景),所以我们一共准备了10 艘船:一艘用来放食物,一艘供化妆使用,一艘载演员,一艘负责电力供应,还有一艘装摄影设备——剧组规模很大。我们全程都在船上,有整个团队保护我们,后来大家还成了很好的朋友。剧组里有墨西哥人、美国人、智利人、巴西人,还有当地的印第安人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他们熟悉所有环境,还是船的主人,一直留在船上协助我们拍摄。
OK!:您是如何理解Tereza这个角色的?她既想坐飞机,后来又想赌博,这些愿望背后有什么深层原因吗?
黛丽丝・韦恩伯格:其实Tereza一开始并不想赌博,她甚至反对赌博,后来的赌博行为是角色的转变——这是很关键的一点。电影开头,她就是个普通女人,做着普通的工作,讨厌赌博,也讨厌后来自己做的很多事。但当政府颁布新法律,要求她离开家人、住进 “隔离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时,她觉醒了:“我还有想做的事,不能就这么妥协。” 其中一个愿望就是“坐一次飞机”,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开始了逃亡。途中她遇到了三个人:第一个是船主,他是个被爱人抛弃、心碎的男人;第二个是一个爱喝酒、好赌的粗人;第三个是位很特别的修女(一位优秀的古巴女演员),她卖的“电子圣经”其实是假货。通过和这些人的接触,特蕾莎发现“世界不像她以前想的那么简单”,她开始改变——”这里能走,那里也能走”,她重新找回了自由,开始反抗。从电影开头到结尾,这个角色的变化非常大。
OK!:我觉得她遇到的这些人其实都不坏。我原本以为这些人可能会伤害特蕾莎,但他们反而都帮了她,哪怕只是一点点?
黛丽丝・韦恩伯格:没错,他们都不坏,也都帮了她。尤其是最后,船主卡杜纳教她怎么驾船,还对她说:”别让任何人挡住你的路,你要自己掌控方向。”在亚马逊,只要会驾一艘船,就等于会驾所有船——这是真的,我在拍摄时也学了驾船,他们还给了我一副护目镜(防止强光),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另外,特蕾莎虽然是位老人,但她变得很灵活——这在老年人身上很罕见。她会认真听、仔细观察,像动物一样警觉。亚马逊的人就是这样,因为他们必须时刻警惕才能生存。他们永远处于 “准备好” 的状态,特蕾莎最后也变成了这样的人。我觉得大家之所以不伤害特蕾莎,是因为她很聪明——人们没有勇气对她做坏事。船主卡杜纳就对她说:”你是个好人,天堂里一定有你的位置。”我觉得角色是否会被伤害,关键在于演员赋予角色的“能量”。特蕾莎不是个愚蠢的女人,她很务实,脚踩在船上(也象征着 “脚踏实地”),所以别人很难欺骗她,因为她时刻保持警惕。
OK!:您觉得特蕾莎身上的这种 “能量”,是她个人独有的,还是所有老年人都可能拥有的?
黛丽丝・韦恩伯格:我觉得这种能量来自“愤怒”—— 政府颁布的法律让她愤怒,当人愤怒时,能量会比放弃时强三倍。就像战争中的士兵,愤怒会给他们“战斗的能量”,甚至能“对抗敌人”。特蕾莎变成了这样的 “战士”,亚马逊的人也大多如此,因为那里的气候恶劣,生活太艰难了——比如为了给婴儿买一瓶药,他们要划船 1 小时去城里,再花 1 小时回来,他们的皮肤被太阳晒得粗糙,所有事都很不容易。
OK!:特蕾莎特别讨厌纸尿裤,您觉得她为什么这么抗拒?
黛丽丝・韦恩伯格:因为到了一定年纪,被迫使用纸尿裤是一种“羞辱”。比如我现在 69 岁,如果有人给我递纸尿裤,我肯定不会要,这太丢人了——特蕾莎也是这么想的,她说“我不用这个”,但别人会强迫她“你必须用”。表面上看是“关心你”,但实际上这根本不是关心,而是 “法律规定所有人都必须用”。不管你是谁,只要到了年纪,就会失去权利、失去自由——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问题:永远不要失去自由。老年人必须要有自主权。就像还影片里那个象征元素——”蓝蜗牛”。
OK!:“蓝蜗牛”有什么象征含义?
黛丽丝・韦恩伯格:蓝蜗牛能 “打开人的思维”。当特蕾莎接触蓝蜗牛后,她睁开眼睛,意识到“自己可以去金鱼赌场赌博”,最后赢了钱,重新获得了自由。不过“蓝蜗牛”是虚构的,但亚马逊丛林里确实有很多“有魔力的植物”——印第安人会用这些植物“打开思维”、“开启心灵之门”,这不是让人变疯的毒品,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它能让人的思维变得开阔,和喝酒完全不同(酒精是毒药)。
OK!:我们经常听到年轻人谈论“权利”和“反抗”,但很少听到老年人为自己的权利发声。
黛丽丝・韦恩伯格:对,这部电影就是老年人的榜样——不要放弃,你还活着,就有追求权利的资格,永远不要放弃。
采访/撰文/新媒体
毕小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