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哪,任何时候,都生活在一定空间。
话是这么一句,大实话,
然而,不一定都能明白,
尤其是年轻时候。
举例说吧。
若干年前,报道全国两会。
会议结束当天,总理将举行记者会,
大家早早赶到大会堂,都想抢个好位置。
央视有位小名鼎鼎的主持人,
特地穿了一身红衣裳,坐在头排。
这时,走来一工作人员,对主持人说,
对不起,请你起来,这几个位子是有安排的!
有安排的?
主持人抬起头来,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你是谁呀?我不认识!
工作人员显然不买账,
平静地说,对不起,请你起来!
伸手示意,要女士请起。
红衣女士只好悻悻地站了起来。
此事说明什么?
说明任何人,包括央视著名主持人,
也只能生活在一定空间。
在央视,你是主持人,有自己的空间,
然而,到了大会堂,这不是你的空间,你的地盘,
所以,你得摆正位置,听别人的!
曾经看到一段子,
说的是若干年前,
张艺谋请演艺界朋友吃饭,
也请了围棋大师聂卫平。
开饭前,张依次介绍各位嘉宾。
介绍到巩俐时,老谋子说,这位,我就不用介绍了吧?
聂大师圆鼓双眼,好奇地问,
她是谁呀?
全场哄堂大笑!
可见,大名鼎鼎的巩俐,
其所属空间,亦仅在演艺界而已,
离开这个空间,到了别的地方,
人们并不认识。
接着说说自己吧。
年轻时候,总想为人生争取更大空间。
复旦毕业,为什么愿意到北京工作呢?
不就因为北京的发展空间比四川大么?
尤其搞新闻的,当然是空间越大,越有施展余地啦。
后来,曾应邀到京郊参加某部委报社举办的联欢活动,
看到那样一家小报,上上下下,团结和谐,气氛很好,
不禁感慨,甭管空间大小,同样的总编,同样的记者,
内心的感觉,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老詹在经济日报时,曾担任工交部主任,
编辑部有一共识,老詹这人,最护犊子,
常常在各种场合,公开为工交部记者争取利益。
有人问我,小詹(时不称老詹),你怎么只顾着你们工交部呀,
其他部门的利益,为什么不维护呢?
我说,我是工交部主任,我的职责,就是维护工交部员工利益。
至于其他部位的利益,自有其他部门主任维护。
我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去维护!
倘若每个部门的主任,都好好维护自个儿部门的利益,
全报社员工的利益,不都得到维护了吗?
同样道理,你是报社社长,你就得维护报社员工利益,
你是北京市长,你就得维护北京市民的利益
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空间,
把自己空间的事情办好了,
整个单位,整个城市,整个国家,
大家的事情,不都办好了吗?
我说这个道理,
有人并不认同,
有的人,原本只是某单位领导,本单位的事情还没有摆弄好,
却偏偏要去操其他单位的闲心!
这心你操得着吗?
人家希望你操吗?
人嘛,总希望自己空间越大越好,
这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稍微深想一下你就会明白,
即使再大的空间,你所占有的位置,
在历史长河中,也仅仅是短短一瞬。
从横坐标看,人的空间,有大有小。
从纵坐标看,人的空间,有长有短。
我们都不过是一定时空的产物而已。
茫茫宇宙,浩瀚无比。
任何个人,都挺渺小。
明白这个道理,看待自己,看待别人,
就会冷静得多,心态也会平和得多。
老詹刚参加工作时,普通记者一枚,
当此时也,我的空间,也就是把记者当好,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写出几篇有份量的稿件。
后来,时空转换,当了主任,编委,副总编辑,
再后来,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做了一把手,
自己的空间,已有所扩大。
不过我心里明白,老詹哪,
你也就把海外版一亩三分耕种好吧!
别的地方,不该你管,你也管不着!
于是,拼尽全力,砍出三板斧
提高收入,办好报纸,扩大发行。
做好这三项,是我的本职。
上级交给我的,也就这么大一空间。
后来,到龄退休,赋闲在家,
十多年了,从未去过海外版,
尽管那是自己一生最开心、最顺畅、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但是,如今,那里已经不是你的空间。
你去干嘛?
人家怎么招呼你,你能说些什么呢?
老詹你呀,你的空间,已缩小到同老伴搭建的这个小窝,
于是,也就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经营好你的这个小家吧!
明白这一点,婉言谢绝了一些兼职挣钱的活儿,
一心当好杨乔的老伴——这就是我的空间,我的角色。
因为精力尚有富余,又因为非常喜欢写作,
退休不久,开了微信公众号,兼开了头条号,
每天吭哧吭哧,写点不痛不痒的文章,
我这空间,也就比过去稍稍有所扩大。
但是,也仅仅是,虚拟世界,网上而已。
电脑一关,手机一停,
得,老詹您哪,啥也不是!
这一点,我心里明白得很。
年逾七旬,连这点边界感都没有,
岂不白吃七十多年干饭!
当此时也,老詹空间,就是这小小的厨房。 杨 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