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拍长剧的演员都来拍短剧了。
主角一睁眼,系统随即开启,左手开挂,右手逆袭,三集内走上人生巅峰,看得人直呼过瘾,演的人应该也很爽。
不过,这倒不是他们转场的真正原因。据说,因为市场不景气,长剧投资率骤降,很多普通演员都快失业了。
要想生存下去,只能对风险提前做出预判,对资源进行合理取舍。拍些短剧,也算是生存本能。
这些,可没有系统能够代劳。
短剧里的系统,有些玄幻色彩,有的可以获得修为,有的可以偷听心声,有的还可以获得空间能力。
这些多少都有些异想天开。
可如果仅是凭借知道历史走向、懂得现代科技、甚至通晓人情世故开启穿越后的“开挂人生”,倒多少有些教育意义。
因为这些“外挂”换个名字,可以叫作“经验”,本质是“信息差”的浪漫化。
既然是“信息差”,那么首先得获得信息,身处现代的我们,这样才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经验”。
换句话说,如果穿越没带系统,又没有足够的“经验”,你可能活不过三集。
哪怕你背完了《本草纲目》,也未必能认全山里的草药,因为气味、季节、地域的差异远超书本,更何况你可能连这本书都没翻开过。
你想去科学种田吧,殊不知,种地可不是撒把种子就完事,土壤酸碱度、病虫害防治、节气变化,哪一样不是祖祖辈辈用血汗换来的经验?
更何况,现代已经有很多人都没有真正下地干过农活。
种田也不行,酿酒、制盐、做香水,这些需要技艺的活啊,即使知其然,应该很多人也不知其所以然,应该也没有办法实现。
仔细想想,如果不通晓一些历史,掌握一些技能,不管电脑和手机玩得有多溜,如果穿越没系统,恐怕还真的很难存活下去。
那么没有系统加持的现代人,靠什么去活下去先。
或许靠的从来不是“天降技能”,而是我们现在嫌弃“太普通”的本事。
现在有些人总觉得“基础技能”没用,可你想想:会生火烧水就可以避免喝生水闹肚子,能把生肉做熟也是基础烹饪能力,初中生物课已告诉我们哪种野菜能吃。
这些穿越剧里“系统一键解决”的事,其实是古人活下来的“必修课”。
古代没系统,但有‘鲁班经’——不是法术,是‘木头怎么受力’‘绳子怎么打结’的笨办法。
如果懂得杠杆原理,用三根木头搭了个“土吊车”,也能把几百斤的梁木稳稳吊上房,比十个壮汉还管用。
所以,别总羡慕穿越剧里的“系统速成”,却忘了练生活里“随身本事”,其实“隐形技能”从来都是“慢功夫”,就藏在生活里。
学几道家常菜,至少饿不死。记几个急救知识,至少能救自己也能帮人。
多读读书,至少知道蝗虫怕水、蝗虫趋光。真发生蝗灾了,可以组织村民挖沟、点火堆,把蝗灾给控住。
如果穿越没系统,你能够活过三集吗?
其实,“穿越没系统”的假设,恰恰是生活最真实的隐喻。
我们每个人一直都在“穿越”,从校园到职场,从单身到家庭,从熟悉到陌生。
没有系统给我们特殊能力,有的只是跌跌撞撞的尝试、不断修正的错误,和在挫折中慢慢积累的底气。
只要我们留心学习,攒够“经验”,就能够在任何的“穿越”中所向披靡。
愿每个普通人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平凡本事”,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开挂人生”。
『更多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