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围猎》从外形颠覆到灵魂塑造

在禁毒题材剧集《围猎》中,王阳颠覆以往都市精英形象,一人分饰卧底警察杨一鹏与码头“镇哥”两角,以“头发凌乱顶着啤酒肚”的市井造型打破观众固有认知。近日,王阳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解读角色背后的创作思考以及对缉毒主题的理解。

王阳:《围猎》从外形颠覆到灵魂塑造

从敬意出发,直面“如履薄冰” 的挑战

谈及接演杨一鹏的初衷,他坦言,自己演警察的次数极少,杨一鹏的特殊性在于“能借角色传递对缉毒一线警察的敬意,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不易。”

这份敬意也伴随着创作挑战。为贴近角色,王阳一方面深入了解真实缉毒警察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在造型与言行上做细节设计,“要让观众接受‘镇哥’的形象,就得从肢体、谈吐上贴近市井气质”。对于卧底过程中“如履薄冰”的心理,他解读为“使命驱动下的谨小慎微”:“杨一鹏吃饭时都在捋线索图,为了不暴露身份、缉拿毒贩,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这种紧绷感贯穿始终。”

剧中强调角色的“活人感”,杨一鹏面临道义考验与身份困惑时的挣扎,王阳通过细微的情绪表达来呈现。“比如为保护同事要放弃多年卧底成果时,他有不甘、失神,但很快调整状态 —— 这源于他的初心,始终想守护更多家庭的团圆。”

市井气的养成与身份切换的秘诀

“镇哥”的造型曾引发“没认出来是王阳”的热议,这恰恰成为他快速入戏的助力。“第一次以‘镇哥’形象到现场,群众演员都没认出来我,那一刻特别沉浸,大家都把我当成镇哥,而非王阳。”

王阳:《围猎》从外形颠覆到灵魂塑造

从《无所畏惧》的陈硕、《一路朝阳》的黎光等都市精英,到“镇哥”的市井气,王阳的角色区分方法论源于“生活逻辑”。“‘镇哥’的言行直接随性,源于生存本能。我会观察生活、研读剧本,理解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内心,让内在特质自然外化。”

卧底戏中“警察”与“卡车司机”的身份切换,他靠细节区分:“当‘卡车司机’时,身体松懈,走路拖沓、眼神迷离;切换成警察,会不自觉挺胸,眼神瞬间聚焦——这些小细节是身份的外在信号。”

“杨一鹏是刺破毒网的利刃”

围猎》再现了完整的毒品犯罪生态链,王阳认为杨一鹏是“深入毒网的利刃”:“他的行动不只是铲除恶徒,更要让观众看到缉毒警察的无声牺牲、工作的复杂危险,以及毒品对社会的危害,从而警惕毒品。”

对于剧集想传递的禁毒警示与奉献精神,他特别强调角色身上的“传承”:“杨一鹏从前辈身上学经验,接过未完成的任务,再传递给新警员,一代又一代人坚守‘天下无毒’的信念——这是比个人英雄主义更动人的力量。”

王阳:《围猎》从外形颠覆到灵魂塑造

谈及与张宥浩、俞灏明的对戏,他称赞剧组氛围极好:“每一场戏都很精彩,大家配合默契,拍得很开心。” 而对于“居安思危,寻找角色不一样之处”的创作理念,王阳表示《围猎》正是一次主动突破:“未来会一直追求新尝试,希望能遇到更多有挑战性的角色。”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