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的心思能有18个弯儿吧……
你好,我是“喜欢你喜欢我”的魅儿女王。
上上篇文章写了“主体性”,有伙伴反馈说自己没有主见,因为害怕被埋怨,所以回避社交,但也不快乐。
那么这篇文我想写两点:
一个是她并不孤单,最起码我在情绪低落或焦虑时,也是怕这怕那的,而且相信有许多有同样感受的伙伴。
另外一点,在《甄嬛传》中甄嬛的身上,有很典型的体现。

01
所谓“主体性”,笼统地讲是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的感觉,是更有力量的活法。
你看《甄嬛传》大结局,甄嬛最后打败了所有宫斗对手,该是最有“主体性”的人了吧,但她也有迷茫和回避的时候。
之前看到甄嬛离宫去甘露寺那一段,好奇那么多东西,她为什么只带了一把长相思?
当时想着她肯定是想好了后面要跟大胖橘和好,下了一步老谋深算的棋。
可是直到我刚刚看到甄嬛“讨水喝”那一段,才悟到原来情况并非如此。
有一天,穿着一身尼姑素衣的甄嬛,背着竹篓上山捡柴。
02
走近一处建筑,抬头看,正门上写着“安栖观”三个大字。
虽然此时的甄嬛已经很累了,但她还是坚持爬上台阶,来到侧门。
门虚掩着,她轻轻推开,对里面的人说:“日高路渴,冒昧进来讨口水喝”。
你说,她现在知道里面住着的人,是果郡王的亲妈——舒太妃吗?
剧中演的是她根据宫女积云一句“太妃”,忽然明白了此人就是舒太妃。

03
长相思琴,是舒太妃跟大胖橘他爸的定情之物,他们经常合奏以娱情。
一把长相思,自然就拉近了甄嬛与舒太妃的距离。
于是舒太妃邀请甄嬛,下次再去安栖观,并带着长相思,她来修一修。
看似是寻常的偶遇和对话,实则都在甄嬛的掌控之中。
看甄嬛再去安栖观时带了谁?就知道了。
04
甄嬛那么一大筐柴火都背得动,长相思自然也抱得动,带浣碧来,她另有目的。
她也不绕弯子,到了安栖观,就拜托舒太妃给浣碧寻个好人家嫁了。
那么,此时的甄嬛为什么要给浣碧找个好人家?
甄嬛出嫁前夕,甄父拜托甄嬛照顾浣碧,因为浣碧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
这是事实,但在甄嬛心里,这不是最重要的。
想想甄嬛当时的处境:
她对大胖橘已然是相当失望,可以说是绝望了,大胖橘挽留她都没同意,所以更别说想着回宫,断无可能。

05
让她挂心的是胧月,但胧月有敬妃和眉姐姐照顾,想来皇后也不会对胧月做什么,胧月只要能健康长大就好。
现在最让她挂念的是远在宁古塔的父母和妹妹,此时的她做不了什么了,可是浣碧不一样。
如果她能嫁个好人家,也是对甄家未来的助力,试想舒太妃和果郡王介绍的人,应该是差不了。
其实此时的甄嬛已有回避的心思,面对未来她也有些无力。
有一句话说的好:“人在低谷时,要先藏好自己”。
点个“赞”,愿你能接纳暂时没有“主体性”的自己,因为你正在滋养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是魅儿女王,茫茫人海,感恩遇见。
我们下篇文章再见啦~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作者:魅儿女王
读书不耽误追剧,自由生活,做自己的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