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编辑 / 轻舟

排版 / Eis

国庆期间,易中天编剧并监制的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上映。

本片改编自《三国志》《后汉书》,以曹操为主角,讲述了官渡之战前后曹操的主要经历。董卓乱政,洛阳民不聊生,曹操讨董失败,退回封地屯田练兵等待时机。数年后,董卓被吕布诛杀,曹操力排众议将汉献帝刘协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群雄各怀异心,曹操的旧友袁绍意图另立新帝,设宴拉拢曹操。曹操不允,二人决裂,决战官渡。曹操兵力弱于袁绍,危急之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前来投奔,献“夜袭乌巢”计,曹操终于以少胜多、反败为胜。

这是三国故事首次以动画形式被搬上大银幕,主创称“希望能够比较全面地还原三国的历史”。片中呈现了大量精美考究的美术细节,联动了51家博物馆,从服饰、食物、礼节到场景,无一不现考据之功。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不同于大众熟知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枭雄气概,在《三国的星空》中,曹操不仅没有奸雄的阴险劲,甚至有些率真、淳朴、良善。

然而,面对这个号称“打破脸谱化”的不同以往的曹操,观众似乎并不买账?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虽然服化道严谨还原了东汉末年人们的衣食住行,复刻了历史场景,但片中人物时而现代化、时而夸张化的演绎却总让观众身处跳戏边缘。曹操“洗白”成了一朵白莲花,忠诚、义气、亲民、善良、悲天悯人,被观众调侃“这是照着刘备塑造的吧?”更有人批判该片刻意忽略曹操的暴行,把他塑造成了汉室忠臣,歪曲历史观、带坏小孩子。

不过,也有快乐史同人在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乐子,被曹操、袁绍、刘协的三角关系吸引,称本片为“本初(袁绍字)大小姐想让我告白”,甚至因此受到激励,希望自己“到了70岁也还能给自推做饭”,把自推送上大银幕。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有这种行动力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在“神话热”之后,国产动画电影似乎又将迎来“历史热”:2023年有大爆的《长安三万里》,今年有《三国的星空》,后续还有多部历史题材动画电影待播,如《三国:争洛阳》《三国之赤壁之战》《朝花·夕拾》,还有泛历史题材的水浒、七侠五义改编等。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三国:争洛阳》

作为历史题材的探路者,《三国的星空》呈现了哪些历史细节,其历史书写究竟如何?创作者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观众又期待着怎样的历史改作品?面对历史改编动画,我们该秉持怎样的态度,又如何去评价它们?

于是,我们找了7位历史专业人,请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谈一谈对《三国的星空》的看法。

(注:下文包含大量剧透)

will(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评分:7/10

Q:平常有看动画的习惯吗?

A:有,但是不是经常看。

Q:展开聊聊观影评价吧~

A:比较喜欢的三幕戏:天子刘协受鞭祈雨(注:剧情里中原大旱,需鞭挞罪人祈雨,刘协认为自己有罪,主动受鞭)、袁绍曹操饮酒吃鱼、官渡之战。

我是从袁绍和曹操的饭局那一幕开始对整部电影改观的,前面的部分我都觉得太过零散,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切片式样的。但从那一顿饭局让我有了历史感,出现了很多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文物,如铜鉴缶、漆盘、染炉、铜制汲酒器等,还有餐桌上的礼节、餐品,都还原了汉代风俗,感受到主创有用心。后面官渡之战我的确觉得画面和节奏都好了很多,起码比我预期要好。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另外,袁绍全片中最具代表性的那一身紫衣服,不知道有没有“恶紫夺朱”的隐喻?刘协最后穿的是朱红色,代表他是皇室正统;袁绍穿的紫色属于间色(杂色),虽然又贵又美,但不能压过正红,是不是象征了袁绍破灭的称帝野心?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论语·阳货》第十七章:"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是为孔子对礼崩乐坏的批判。

洗白曹操肯定是最大的争议点,所以我更多是把它当同人文来看,而且从彩蛋来看曹操后续应该有“黑化”,还蛮期待的。比起这个我觉得电影更适合叫曹操生命中不得不说的那些男人……感觉刘协和袁绍都比干巴巴、忠义版的曹操更有人物魅力……

猫猫头子(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评分:6/10

Q:平常有看动画的习惯吗?

A:平时主要以动画和电影为食,动画看的很杂,JOJO、大理寺日志、芙莉莲、伍六七、时光代理人、柯南、不良人……总之啥都看。但是还是看搞笑治愈日常番比较多,比如蜡笔小新、罗小黑、夏目。

Q:展开聊聊观影评价吧~

A:给了一个及格分,主要是一开始也没抱着上历史课的目的去看,就纯粹娱乐一下。不揪着历史史实不放的话,感觉像是易中天以三国为灵感写的一个历史小说,为自己CP写一写同人文(都能嗑都能嗑);又像是迪士尼电影三国版,起承转合的经典叙事结构、人物善恶分明、道德观输出直白明了、喜剧配角到位(小狗麦子探头)。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另外,也能看出国产电影的技术力,人物面部表情很生动,衣服、酒杯、漆器等各种物品的材质表现也很好,表现战争的几个大场面也到位。对日常生活用具的考据也看出来下了功夫,看片头请了不少相关领域专家做顾问,片尾也展示了影片中各种器物的原型文物。

骑兵没有马镫这一点也很细节,目前已知最早的马镫实物证据是孙吴丁奉家族墓中的陶俑,年代比曹操稍晚。陶俑左侧悬挂着三角形单镫,骑兵的脚已断,没有踏在马镫里,证明单边马镫只是辅助上马用,而不是骑行过程中固定身体的。更晚些的长沙金盆岭西晋墓也出土了单马镫骑兵俑,证明三国到西晋是单边马镫演化的时代。到东晋十六国时,双马镫才渐渐确定下来。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与之相适应,骑兵的兵器也从戟渐渐演变为以刀、枪、槊为主。就是那个横槊赋诗的槊(即长枪)。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或许第二部就能看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但缺点也确实不少。

一、宣传该片儿是历史题材,重视考据,但硬伤确实存在。这方面的吐槽已经十分非常详细,因为不太研究这个方面,就不献丑了。

二、单纯把它当作一部动画电影来看,观影过程中让人觉得不太满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台词过于脸谱化,使得人物对话很生硬,不日常(可能也有配音的锅);另外,还大量化用诗词原文,时不时梦回语文课堂,与原本的故事情节衔接、融入不够,打乱了故事原本的节奏;

二是主题表现力不够。电影的名字叫《三国的星空》,或许是想借“星空”意象,展现三国时期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如星星般各自绽放光芒的壮阔历史图景,表达对那个时代的致敬与回望。电影中也为此加入了仙人与童子在星河泛舟聊星象、星座,刘协与曹操在星空畅谈自己想当一颗平凡的星星、想当一颗划过历史星空的流星之类的剧情,但是相关内容与其他情节没有太大关联,尤其是仙人和童子的剧情比较累赘。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最重要的是,灿烂的“三国星空”也就集中展现了曹操、袁绍、刘协这三颗星星,其他三国主要人物因为剧情有限,没法儿登场,就没能很好呈现“星空”这一主题,反而使这个刻画历史群像的雄心成了剧情的累赘。

coisini(中国近代社会史)

评分:7.5/10

Q:平常有看动画的习惯吗?

A:平时看动画不多,所以对这方面了解比较少。

Q:展开聊聊观影评价吧~

A:服装、道具、动画效果都不错,故事性也比较强,作为动画片来说,可看度比较高。但感觉编剧比较偏爱曹操,对曹操的刻画非常正面,很多历史细节可能有待考据,而且语言比较超前,可能会产生误导。(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关系有点暧昧了,刘协相关的细节也有点理想化了)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不过我的要求也不高,能看就行。(编辑:非常宽容的观众了!)之前葛剑雄老师给《王者荣耀》担任历史顾问时写过一段话:

对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戏剧、民间艺术,只要价值观念正确,对其人物、情节、贬褒就不必当真。只要它们有文艺价值,对民众有吸引力,就可以与真实的历史并行不悖。因为二者有不同的功能,要了解历史的人不会只看历史小说、戏剧、民间故事,更不会拿其中的情节来证实历史;要获得娱乐的人不会去读正史,但在看戏听故事时同样会注重仁义道德,区分忠奸贤愚,相信因果报恩。

1958年郭沫若提出要为曹操翻案,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著文指出对曹操不是翻案,因为历代史书、历史学界从来没有将曹操当成反面人物,就是激烈批评他的人也同时承认他的优点和贡献。将曹操描绘为奸臣、坏蛋,列为反面人物的是北宋以来的戏曲小说、民间故事,而这些内容虽然不符合历史事实,评价或结局却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

实际上,不少历史学家、文人学者、文武官员也喜欢看三国、曹操的戏,但这是出于欣赏娱乐的目的,不会影响他们对三国和曹操真实历史的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还是会去读《三国志》,不会只看《三国演义》。如果有人根据《三国演义》的内容评价三国时期的历史或历史人物,只能说明他自己的无知,不会有人怪《三国演义》胡编乱造。

(出自葛剑雄《历史的真实与真实历史的传播》)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近期葛剑雄关于历史剧和“专业顾问”的看法

葛老师对历史改编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我也一样。这版曹操也算是一种编剧眼中的曹操吧,当然,不能拿它当正史看2333

阿罗(中国古代历史地理)

评分:6/10

Q:平常有看动画的习惯吗?

A:有。算2.5次元?

Q:展开聊聊观影评价吧~

A:(1)一般会有一种“国产动画支持一下”的心态,所以给5分+,还有1分向整个制作组的努力致敬…不能再给更多是因为作为普通观众看下来感觉努力的效果不太好……(努力努力白努力?)

(2)总体制作技术比较成熟,画面也堪称精良,但没有什么记忆点。剧情看似在流水账式推进,可其实叙事并没有很明白?而且感觉想表现的东西有点零碎。

(3)人物塑造上,曹操作为主角似有强行伟光正之嫌,个性也比较单一,且脱离史实太多,严重脸谱化其他角色好像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去烘托曹操的正面形象而存在,前期表现汉献帝处境几场感觉还不错,但后面献帝也沦为烘托曹操的工具,甚至君臣上演世纪大和解,实在有些迷惑。袁绍则完全变成反派角色。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童年刘协

另外,一边表现饿殍遍地的时代,一边给主角安排一只存在意义不明的宠物狗,还常常强行感动,略离谱……让人有一种创作者觉得因为这是动画片,所以故意把事情简单化的感觉,其实不太尊重观众?也让作品变得无聊。

看了下采访,编剧写剧本时预设了观众是小朋友,难怪会把一些情节处理得比较儿戏……其实俺觉得首先电影要做到足够尊重观众,不管观众是成人还是儿童。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编剧易中天接受采访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枕星流(中国近代经济史)

评分:8-9/10

Q:平常有看动画的习惯吗?

A:其实看得不多……热门动画电影会看一看,但是对这方面关注不是很多。

Q:展开聊聊观影评价吧~

A:【首先说明,本人是连扭三都吃的混邪史同女!!!所以在观看本片的时候,我更多是以一个乐子人瞒公的角度去看,而非一个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有夹杂私货!】

首先画面和美术效果非常棒!战斗场面和影片后期的星空让我觉得很惊艳,服化道以及场景礼仪是参考相关资料和文献做出来的,考据党看到这里应该比较舒适。这里特别提一嘴本初的紫色直裾袍,那个丝绸的布料效果真的很绝。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袁绍服设

再说剧情人物,如果只把剧中人物当做原创角色来看的话,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角色及心态变化塑造得还是很饱满的,特别是剧中刘协和曹操的心态和感情波动塑造得比较流畅。但是这部电影毕竟是“三国”的星空,在人物塑造和剧情发展上确实和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有较大出入,说魔改也不为过,所以如果对历史比较较真的人去看肯定会被撞的(但我是混邪史同女)。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最后没有把分拉满是因为我觉得有些剧情之间时间跨度有点大,导致整体看下来有点破碎。其实从古至今,三国故事就是文人作家创作发挥的“热点内容”,我觉得《三国的星空》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种二创,在娱乐性方面,这种创新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的最后,易中天老师不愧是“顶级瞒公”,我服了,曹操终其一生最后没有称皇帝,是因为他忘不了刘协那一双忧郁的眼睛。(这段删掉)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BK(晚清政治史、制度史

评分:6/10

Q:平常有看动画的习惯吗?

A:成年以后补完了《头文字D》,重刷了《三国演义》(中日合拍),但不算有看动画的习惯。

Q:展开聊聊观影评价吧~

A:给及格分是因为确实喜欢三国题材,给个鼓励分。总体评价,改编的太过了,建议改名曹操传奇(或者易先生的星空)。

设定一下讨论背景,我将《三国的星空》定义为对三国历史的改编。评论以《三国志》、《后汉书》为基础,同为历史改编作品的《三国演义》作为对照。

先说优点:画面不错,主要人物外形的设计不错(曹操、袁绍、刘协),官渡之战的场面挺宏大,星空这个意境的设计不错;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再说缺点:人物人设改编离谱,从三个主要人物来看,曹操极度美化,袁绍丑化,刘协改得莫名其妙。和《三国演义》相比走向另一个极端,隐去曹操一切恶行。

相比曹操,袁绍在电影里才是真正的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成了袁绍方的理念,幼年那一段描写,曹操反而显得本分老实,袁绍伪造御玺的桥段更是离谱。刘协的改编莫名其妙,居然成为了曹操的亲密伙伴,名副其实的大汉天子。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让我们红尘作伴……

编剧对衣带诏事件做出了令人难蚌的大胆改编,董承成了坏人,原本无关的袁绍成了接受诏书的人。而事实上根据《后汉书》记载,曹操诛杀董承三族,并且不顾刘协的求情,杀害了怀有身孕的董贵人。次要人物方面乏善可陈,形象设计平庸,例如曹操和袁绍的那一众谋士和武将。制作组有偷懒之嫌,忽略了很多出彩的角色,例如郭嘉、刘晔、沮授、田丰、颜良文丑、淳于琼等等。

在一些具体情节上,原本汴水之战曹操立名,从而招徕众多谋士猛将,被改编成了迎献帝吸引人才投奔,不合逻辑(真正忠于汉室的曹操谋士恐怕只有荀彧)。刘协为求雨而鞭挞自己,似乎想要树立刘协的光辉形象,但实际看来,雷劈龙头的结果似乎更多是预示着大汉气数将尽。

官渡之战开篇给人不错的观感,袁绍万箭齐发,然而突然出现的天狗食日破坏了整个战役的氛围感。其实曹操败了就败了,官渡初期的曹操就是很狼狈的,何必再编出一个天狗食日?只是为了配合那只名叫麦子的小狗?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官渡之战本来是一个逆袭的好故事,被编剧改编得面目全非。原本曹操缺粮而借粮官头颅的桥段也是非常精彩的,但是编剧认为不符合伟光正曹公形象的情节一律不能出现,难蚌。

总的来说,星空的意境设计其实本来不错,三国的一个个历史人物化作星辰,很美丽,很恢宏。但是编剧似乎并未如此设计,至少在第一部没有什么体现。故事方面,老实本分的正义曹操战胜阴险狡诈的邪恶袁绍,中间夹着个莫名其妙的刘协,整个故事显得老套而缺乏深度。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相比《三国演义》曹操的奸雄形象,《三国的星空》这个伟光正的曹操缺少人格魅力,相关的改编故事也远不如《三国演义》来得精彩。真倒不如就按照《三国演义》那么拍,出个《三国演义》的动画电影,绝对支持。

下一部要拍赤壁大战了,曹操伟光正的形象会如何转向,很有趣。按照编剧的思路,大胆预测一下会以周瑜为主角,再为周瑜翻个案,下下部是司马懿(bushi

烧烤不放辣(中国近现代新闻史)

评分:7/10

Q:平常有看动画的习惯吗?

A:是老二次元了捏~三国题材动画看过央视版《三国演义》《苍天航路》《火凤燎原》和《钢铁三国志》(非常雷人,强烈推荐)

Q:展开聊聊观影评价吧~

A:只要不把它当历史片,单纯视作以三国故事为素材的二次创作动画来看,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开篇设计我很喜欢,以“常平香炉”引入曹操和袁绍少年时的故事,埋下二人日后决裂的伏笔。这段原型应是取自《世说新语·假谲》,少年曹操和少年袁绍潜入别人家劫持新娘,逃跑时迷路,袁绍掉进荆棘丛中不能动,曹操急中生智大喊“小偷在这!”吓得袁绍用力挣脱出来,两个人才逃掉。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常平香炉的原型之一:花鸟纹鎏金银熏球。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出土文物可追溯至唐代

不过后面的人物塑造就有点一言难尽。曹操过于伟光正、过于善良,仿佛一切残忍的事都是别人逼着他做,而他没有辜负任何人似的。说是拒绝脸谱化、展现多面曹操,但基本只聚焦在他忠于汉室的正的一面,对曹操的恶行和野心或闭口不提,或借旁人之口一笔带过。观众能直接看到的只有曹操纯白无瑕的光辉形象,非常单薄,倒不如袁绍和刘协更有记忆点。

曹操形象的演变,本就是一个历史层累的过程。回顾研究三国的两部基本史料,范晔所著《后汉书》不奉正统,而将曹操、袁绍等人统列“群英”;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自蜀汉归顺西晋,西晋的正统又继承自曹魏,因而《三国志》便以曹魏为正统。也就是说,在早期官修史书中,历史叙述的视角本就在曹魏一方。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南宋时期市井流行“说三分”,即专门讲三国故事。这时,民众的情感已明显偏向尊刘抑曹。一方面,理学大家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始尊蜀汉为正统,对士大夫产生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南宋偏安一方的政治现实,让时人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占理不占地”的蜀汉政权。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聚众听故事,汉代也有

脱胎于《三国志》和民间话本的名著《三国演义》遵从了以蜀汉为正统的大势,但在较早版本中,还能见到对蜀汉的负面形象描写。

罗贯中原本《三国演义》已失传,明末李贽整理的版本是现存较为完整的早期版本,而清初文学家毛宗岗整理的《三国演义》则是当今最流行的版本。毛本勘正了李贽本的一些史实错误,同时也强化了刘备的正面形象和曹操的负面形象,完全尊蜀汉为正,加强了天命观和道德观,奠定了多数人对于三国的第一印象。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经典白脸曹操,戏曲的脸谱化设计也固化了曹操的形象

《三国的星空》是对曹操形象的一次颠覆式创新。它既没有延续经典的“白脸曹操”,也没有回归到更传统的《三国志》版枭雄曹操,而是打造了一个仁义礼智信的五好青年。但就市场反响来看,这个新曹操显然没有说服观众。它犯了和《水饺皇后》类似的问题:一味强调主角的正义、善良,以及由此引发的“奇迹”,忽略了主角作为行动主体的努力以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展现的能力,从而使其人格魅力大打折扣。

个人以为,就算想体现“天命在我”,也该给出有说服力的塑造,说明为什么天命会选择曹操,而不能归因于一句万金油式的“诸君北面,我自西向”。靠唯心的逻辑去推动关键转折,一两次可能还好,多了便会无趣。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其实用动画对历史进行加工演绎的做法很常见,以前也引起过一些争议。前年大爆的《长安三万里》也被人诟病不符合历史,《秦时明月》《画江湖之不良人》等国创番剧也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改编,比如魔改荀子年龄、魔改李存勖之死等。我认为,动画毕竟不是历史研究,可以不一比一还原史实,关键要做到自圆其说。(只要能自圆其说,让秦始皇开高达都没问题)

文物复原什么的就不夸了。的确很有质感,看得出来下了很多功夫,看个电影还能丝滑地学习一些古代社会生活史知识2333然而,我认为这些都是“表层”的功夫,真正决定动画电影能走到什么高度的,还在于其剧情和关怀,亦即电影的核心思想。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我有嘉宾,鼓瑟(最右)吹笙(最左)

这是国内上映的第一部三国题材动画电影,也是少见的历史改编动画,虽然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它对于丰富国产动画电影类型有积极意义。后面还有不少三国题材的动画等待上映,我很期待,它们对于“历史改编动画”的命题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

《浪浪山小妖怪电影艺术画集》,故事再度启程

票房扑街,历史题材动画的“洗白”何以成为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