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题材悬疑剧《少年田野》开播 剖析未成年人案件背后“情感迷局”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10月11日,由最高检影视中心、芒果TV出品的检察题材悬疑短剧少年田野》媒体看片会在京举办。该剧以30集紧凑篇幅,开启一场关于罪与罚、法与情、救赎与成长的深度探索,揭示了坚持司法程序正义、弘扬求真精神的多重价值。该剧集10月13日上线播出。

检察题材悬疑剧《少年田野》开播 剖析未成年人案件背后“情感迷局”

少年田野》媒体看片会。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这部入选广电总局发起的“跟着微短剧来学法”首批精品片单的剧集,讲述了高中生田野自首为连环伤人案凶手,年轻检察官陈峰深入调查,发现真凶另有其人。

《少年田野》不同于传统单元剧模式,以一条贯穿始终的悬疑主线,深度聚焦一宗极具争议性的未成年人连环伤人案。故事围绕少年田野涉嫌卷入的复杂罪案展开,剥茧般揭示背后交织的原生家庭创伤、扭曲的非血缘父子关系,以及检察官在情与法之间的选择。

检察题材悬疑剧《少年田野》开播 剖析未成年人案件背后“情感迷局”

检察题材悬疑短剧《少年田野》媒体看片会。主办方供图

湖北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阮雪芹在看片会现场指出,这部剧播出非常及时,在公众情感焦虑和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理性认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剧中,检察官陈峰在办案时,不仅面临法律程序的严谨考验,更承受着舆论的压力与个人情感的冲击。他必须在理性职业身份与内心“拯救者”的冲动之间寻求平衡,而这一过程,也正是该剧试图引导观众思考的核心——司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惩治,更在于照亮那些迷失在黑暗中的青春。

检察题材悬疑剧《少年田野》开播 剖析未成年人案件背后“情感迷局”

演员邓泽鸣。主办方供图

“未成年人田野的犯罪背后不是简单善恶的问题,更多是社会遗留问题,以及家庭破碎的创伤折射出来的问题。”阮雪芹表示,陈峰检察官在有力惩治的同时,进一步教育和挽救田野,正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司法理念的体现,即宽严相济,既宽容又不纵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冷凇表示,作品具备优秀微短剧高潮前置、冲突前移、关系对立、合理穿越、温暖结局等五个特征,同时用悬疑的方式层层推进,以人设的反差、关系的反制、场景的反顾、契约的反叛、金句的反思、价值的反观和结局的反转,“埋钩子+强揭秘”吸引受众,最终实现温暖结局。

检察题材悬疑剧《少年田野》开播 剖析未成年人案件背后“情感迷局”

微短剧《少年田野》。主办方供图

最高检影视中心专职副总编审高斌认为,作品采用检察履职线、少年成长线与职业群像线三线并行,通过案件调查、人物矛盾推进,巧妙融入“围棋规则—法治规则”的隐喻,增强了剧集的法理逻辑与情感感染力,成功塑造了立体的检察职业群像。

他表示,最高检影视中心在剧本开发阶段就深度介入,为剧集的法律逻辑、案件真实性与司法实践提供了坚实保障,确保了作品既具备严谨的专业性,又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寓教于剧、以剧普法’的创作理念,旨在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普法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触达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高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