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宗馥莉被杜建英的三个子女起诉到香港法院后,有一个宗家人蹦跶的最欢。
在这场遗产大战中,宗馥莉只接受了一次采访,杜建英则完全低调行事,只有宗泽后上蹿下跳,对侄女宗馥莉剑拔弩张。
一开始,人们都以为宗泽后此举是因和杜建英的关系密切而驱使,没想到他从一开始就憋了个大招。
如今,宗泽后的“真面目”终于暴露了出来。
其实在遗产大战过程中,全网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宗馥莉,只有宗泽后的声音骂的最难听。
他先是骂侄女不厚道,从小就自私,六亲不认。
又站出来打合牌,希望侄女能给杜建英的三个子女分遗产,还大公无私的隔空喊话宗馥莉“要那么多钱干嘛?”
几天后,宗泽后又站出来曝“内幕”,说宗馥莉切断了“家人”小叔的业务,转而自己生产设计印刷业务,甚至连姑姑的香精业务也截胡了她自己手里。
对此,当时很多网友依旧保持冷静,且相信宗馥莉可能是考虑到产品品质和成本问题,才选择不“白送钱”。
宗泽后还爆料宗庆后离世时,宗馥莉曾买水军造势,甚至连宗老的“布鞋首富”等人设都是由宗馥莉一手打造的。
当时他还一本正经的表示,自己没有拿娃哈哈的股份,更没有享受过娃哈哈的一间房,反而娃哈哈是靠他起家,他只是想说一句公道话。
如今宗馥莉二次离职娃哈哈,宗泽后又一次主动站出来,在朋友圈公开发声。
相比之前的怒骂,这一次宗泽后多了一些幸灾乐祸的心态,说如果宗馥莉当初听他的话,不会落得今天这个地步。
不过在长文末端,宗泽后还是肯定了宗馥莉的能力是宗家下一代里出类拔萃的。
还用“德没修成,艺也没修成”全盘否定了宗馥莉对娃哈哈的贡献。
最后他还说了一句“公道话”,称娃哈哈不是宗家的,而是属于所有娃哈哈员工。
可以看出,宗泽后已经在文中说明娃哈哈的商业价值有多大。
既然娃哈哈是80、90一代人的回忆,那么他们也会给自己的孩子们喝娃哈哈产品,这有点类似于“宜家效应”。
有人纳闷,宗泽后这个当叔叔的,不应该在嫂子和侄女之间保持中立,或者起码不去搅浑这件事吗?
为何他这期间的行为,更像是借鉴了娱乐圈“蹭流量”那一套。
实际上,宗泽后怒骂宗馥莉上热搜、频繁刷存在感,还真的是在为他的商业帝国造势。
10月11日,继宗馥莉宣布经营“娃小宗”品牌后,宗泽后也官宣了他的品牌“娃小智”。
在品牌名字上,“娃小智”蹭“娃小宗”流量,给人感觉两个品牌是“一脉相承”。
而在产品配方上,宗泽后透露,“娃小智”的产品有AD钙奶、椰子水、八宝粥、矿泉水,主打“配方和娃哈哈一模一样,但价格比娃哈哈低”!
甚至宗泽后再曝光此消息时,已经签约了上百家客户,已经走在了成功路上,看上去比宗馥莉的“娃小宗”都要迅速。
其实看了这个消息后,大家都无语了,没想到宗泽后会打着“配方和娃哈哈一模一样”的旗号来赚钱,这不就是搞山寨饮料吗?
要知道宗泽后在这方面,可是经验丰富。
他曾仿造茅台包装,推出过“娃茅酒”最终被罚51万元,灰溜溜收场。
而宗馥莉走的路,则与叔叔宗泽后完全是相反的。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宗馥莉的宏盛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启动了饮料研发项目。
宗馥莉手中不仅有专业的研发实验室,还配有专业的蒸馏车间,以及“旋转锥蒸馏塔”设备。
根据工程师介绍,这种设备能够提取水果、花草、咖啡当中的味道,从而精确分配味道和口感。
据报道,如今“娃小宗”已经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凝香乌龙无糖茶,售价4元,这款产品的外包装与娃哈哈差别明显。
可见宗馥莉对自己的产品非常自信,不像宗泽后,还需要将娃哈哈的原版配方作为产品卖点宣传。
其实宗馥莉一直以来的目标就不是赚钱,自从娃哈哈发展壮大以来,宗馥莉就已经是豪门了,虽然宗庆后是“布鞋首富”生活节俭,但不代表宗馥莉的生活就不够奢侈。
她在20岁时,就已经豪掷几百万,只为买一只手表。
而且这些年在她身上佩戴的百万元珠宝不计其数,所以宗馥莉的创立“娃小宗”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为赚钱。
要知道,宗庆后留给与杜建英三个子女的信托,按照美元定期大额存款4%年利率计算每人就有2亿人民币的年息,每天利息55万元人民币。
可以说,花都花不完。
宗馥莉继承的遗产则更多,她完全不必为将来奢靡生活考虑。
曾经宗馥莉在央视财经的节目中暴露过自己的目标,她希望中国饮料行业能在未来引领世界饮料行业。
相信这也是她创立“娃小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