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有两部剧强势出圈,热度居高不下。一部是播放量突破30亿的短剧《盛夏芬德拉》,另一部是刷新都市电视剧收视纪录的《许我耀眼》。
有趣的是,网友对两部作品的赞美像极了“真花像假的,假花像真的”。对于短剧的最高称赞是“不像短剧”,例如称赞男女主角演技可登大银幕。而另一部长剧则因戏剧冲突强、节奏快被夸有“短剧既视感”。巧的是这两部热剧演绎的都是“霸总爱上我”的老戏码,主要受众仍集中于女性观众。
“霸总”叙事长盛不衰,由于精准切中女性情感代偿的需求,从小说到影视剧,这类题材拥有大量拥趸。不过,旧瓶如何装新酒,也格外考验导演、编剧、演员等主创团队的综合实力。这两部掌握流量密码的新剧,由于制作成本和播出平台不同,难以横向对比。但从各自传播的平台纵向对比来看,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演职人员的表现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准,成为爆款是情理之中。
当下,观众的时间碎片化分布,短剧“小而美”的优势愈发凸显。追一部长剧动辄30小时起步,而追一部短剧只要1小时左右。随着短剧品质不断提高,受众越来越广,引发一部分人担忧:这是否会挤压长剧、电影等传统影视形态的生存空间?竖屏是否会取代横屏?事实上,这不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的互补成就。
不同赛道上的不同作品各有各的打法,赢家一定有过人之处。创作者们可以互相借鉴,彼此启发,实现共赢。从观众来看,不同形式的作品会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无论是吃快餐,还是吃大餐,都有不可取代之处。对于制作方而言,无论是做“文化快餐”还是打造“视听盛宴”,只要用心打磨好内容,观众自会买单。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