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那个事,吴石过去一查舟山海域天气,段厅长一报,国防部总长周至柔立马就急了,他那话“郭汝瑰的事情出来以后,总裁非常生气”,这句说出来,分量就在那,不是电视剧瞎编的,历史上,郭汝瑰这个人,搅起来的水太深了,角色的分量,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四川人郭汝瑰,家里三代读书人,祖上是举人,他爸是个秀才,结果他自己拐弯去从军,一个堂兄说了句“参军”,他就去了黄埔,命就这么转了向,在黄埔,他看到的,不止是希望,还有背叛,蒋介石搞的那一套,他看不上,公开站出来反对,这在当时可不得了,没多久,就秘密入了共产党,在川军里头藏了三年,谁也没发现,后来跟组织断了线,只能硬着头皮跑去日本,说是躲着,其实是为后面上战场埋了根线。
抗战一打,人就回来了,淞沪会战,日本飞机天天炸,阵地守了七天七夜,八千人的部队打到剩下两千,愣是没丢,名声一下就起来了,武汉会战,他布置得特别准,救了好多人,这下成了“少帅”,有了名气,蒋介石也开始注意他,可前头打得要死要活,后方却是一片歌舞升平,他心里啥都清楚,国民党这摊子烂泥,他门儿清,就又开始找共产党,以前断掉的线,这回又接上了,成了一名潜伏人员。
后面进了国防部当厅长,还是作战厅,能看到整个战局,什么兵力部署,什么作战计划,他手里头一清二楚,孟良崮战役,他提前就把74师是重点的消息透了出去,结果我军就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了,淮海战役,情报更是一股脑全送出去,对方主力在哪,敌人怎么布防,全报了上去,国民党前线输了一次又一次,杜聿明也怀疑过他,就是没抓到把柄,王葆真被抓了也没供出他,这才让他躲了过去,最后他自己“主动辞职”,去当72军军长,说是重建部队,其实就是在等起义的时机,在宜宾一通电,整个西南都跟着动了,蒋介石经营了好多年的大后方,一下子就垮了。
吴石,是蒋介石信得过的人,郭汝瑰,是蒋介石很看重的将才,两个人的地位,差不多,一个在参谋核心,一个在作战中枢,人前都是忠臣,背地里,情报哗哗地往外送,吴石在台湾,扮着个老资格军官,暗地里把海防图,机场位置,兵力部署全送走了,郭汝瑰在南京,国防部里,情报送得更顺,俩人最大的共同点,不是为了投机,是信仰,是理想,是对党的忠诚,命都可以不要,什么名啊利啊的,根本不在乎。
周至柔为啥死死盯着吴石,就是因为郭汝瑰那事,太打脸了,不光是战场上输了,连看人都看走眼了,自己最信得过的人,在背后把整个棋盘都给掀了,现在,吴石要是再出问题,国防部这帮高层谁也别想跑,周至柔自己也签过字,他怕的不是吴石暴露,他更怕的是第二次背叛,怕所有人跟着一起掉进坑里,查气象站,查人际关系,舟山那边一个气象数据都得上报,这不是他多心,是真的怕了。
郭汝瑰后来在军校教书,一直到1980年党籍才恢复,也没什么风光事迹,90岁那年送女儿去机场,出了车祸,人就这么没了,一辈子的大风大浪,最后落在一个特别普通的日常里,你看他的履历,再细细一想,才知道什么叫沉默的荣耀,根本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些桥段,现实里,那是一次次拿命在赌,吴石最后被枪决,郭汝瑰成功起义,一南一北,把那个旧体制最后的防线给捅穿了,周至柔盯着吴石,是人之常情,可他终究没能防住另一个“郭汝瑰”,这才是故事背后更深的东西。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