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全10集),向死而生,致敬英雄的丰碑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属于“联合国军”金化攻势的一部分。此次战役,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10万余人,反复争夺43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

第1集:摊牌三八线

第2集:高地集结令

第3集:火线危机战

第4集:战地土行孙

第5集:你好喀秋莎

第6集:突破生死线

第7集:异国英雄冢

第8集:最美战地花

第9集:摧毁心理战

第10集:凝固三八线

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远超双方预期。在不足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倾泻了190余万发炮弹,山头被削低两米,岩石炸成粉末,随手抓起一把土就有十几块弹片。

志愿军第15军45师官兵依托坑道工事,白天隐蔽固守,夜间主动出击,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

10月30日夜,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志愿军集中133门火炮发起决定性反击。炮火延伸的瞬间,潜伏多时的突击队如利剑出鞘,爆破筒与手雷的轰鸣声中,7号阵地主峰在拉锯战中第七次易手。

战士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机枪射孔时,他身后的战友发现其棉衣早已被鲜血浸透,却仍保持着向前扑跃的姿态。

坑道部队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发生在11月初。美军用毒气弹、火焰喷射器封锁坑道口,断水断粮的战士们靠舔岩壁渗水维持生命。

运输员刘明生冒死送进坑道的两个苹果,被切成24片分给全体伤员。当美军用推土机填平坑道口时,幸存者用最后三根爆破筒炸开通道,与增援部队里应外合夺回阵地。

12月15日,美军被迫停止攻势。这场炼狱般的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12383名战斗英雄,43天击退敌军900多次冲锋。

上甘岭的焦土上最终插满381面被打成布条的胜利旗帜,它们如同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昭示着"钢少气多"的东方奇迹。战后,美军将领布莱德雷评价:"这是朝鲜战场上的凡尔登,但中国人用铁锹和意志改写了战争法则。"

炮火停歇后的上甘岭,弥漫着硝烟与沉寂。焦黑的土地上,弹坑如疮疤般密布,破碎的钢盔与枪支半埋在土里,偶尔被寒风掀起一角。

志愿军战士们从坑道中走出,阳光刺得他们眯起眼——许多人已经四十多天未见天日。他们的军装褴褛,脸颊凹陷,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初。

炊事班抬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上前线时,许多战士却咽不下第一口。长期饥饿让胃部萎缩,卫生员不得不含着泪劝他们小口喝粥。一名小战士捧着碗突然痛哭失声,他的班长在昨夜反击中为掩护他扑向手雷,残破的笔记本里还夹着未寄出的家书:"娘,等打完仗,我背您看天安门……"

美军阵地同样笼罩在压抑中。陆战一师士兵发现,他们用坦克推平的志愿军战壕,隔夜又会像野草般"长"出来。

中士汤姆在日记里写道:"这些中国人没有睡眠吗?每次冲锋后,他们的喇叭声比炮弹更可怕。"他指的是志愿军的铜锣和军号——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声响便催动着美军士兵的神经。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