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回应不拍戏当陈凯歌制片人:自己不是奉献,就是较上劲了

近日,陈红在访谈中一句“自己不是奉献,就是较上劲了”,揭开了她转型制片人24年的真实心路。这番表态,瞬间打破了外界对她“为家庭牺牲事业”的想象,展现出一位女性职业人的倔强与野心。

面对主持人李静的提问,陈红首次系统回应了从演员到制片人的转型原因。她直言,这一选择并非外界猜测的“为家庭牺牲”或“玩票性质”,而是源于对自我能力的挑战。早年业内不乏“靠陈凯歌资源”“玩票”等质疑声,她的回应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就不相信我做不好”“你们以为我是玩票,我要把它作为终身事业”。

陈红回应不拍戏当陈凯歌制片人:自己不是奉献,就是较上劲了

陈红回应不拍戏当陈凯歌制片人:自己不是奉献,就是较上劲了

从2001年担任制片人至今,24年的职业生涯让她坦言,这份工作“把自己的格局和能力撑得越来越大”。她将制片视为需持续深耕的专业领域,强调这是“人生既定角色,非临时选择或被动配合”。

在《志愿军》三部曲的制片过程中,陈红的“较劲”体现得淋漓尽致。项目耗时5年筹备,521天拍摄周期,她亲赴环境恶劣的实景地。沙尘暴肆虐时,她与其他工作人员“被吹得除了牙是白的,整个人都是黑的”。她对资金流向进行严格监控,确保资源用于制作核心:“每一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去了解钱是否花在制作上”。为此,影片搭建了100万平方米野战阵地、绘制近万张图纸。

陈红回应不拍戏当陈凯歌制片人:自己不是奉献,就是较上劲了

面对早期业内对其能力的质疑,陈红用一部部作品说话:从《和你在一起》(2002年)获金鸡奖最佳影片,到《妖猫传》《长津湖》《志愿军》等商业与艺术双赢之作。网友评价道:“做演员留下经典角色,做制片人留下成绩斐然的影片”。

作为陈凯歌导演的制片人,她承担了艺术创作之外的全面统筹:从剧本开发、团队搭建到宣发策略,让导演能够专注创作。她将制片人定位为“创作共同体”的粘合剂,不仅协调资源,更需理解艺术表达。当陈凯歌要求演员“精干质朴”时,她便在选角、成本控制中实现导演美学理念,如帮助朱亚文以“黑色大鸟”为意象塑造军工专家角色。

陈红回应不拍戏当陈凯歌制片人:自己不是奉献,就是较上劲了

在培养两个儿子成人的同时,她以制片人身份成为陈凯歌“艺术与商业的双翼”。如今,57岁的她气场全开,让网友不禁感叹:“比73岁的陈凯歌更显气场”。

陈红的“较劲”,不只是对职业身份的重新定义,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执着求证。在这个人人都谈“奉献”的时代,她的选择告诉我们:真正的职业精神,从来不是被动牺牲,而是主动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