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才能做出正宗的筠连猪油泡粑
用米粉浆发酵制作的食品,外地把它叫做发糕、白糕、蒸蒸糕、米粑等,而筠连人叫做泡粑。又因其形状及用材等不一样,又有白泡粑、碗儿粑、桐子叶粑粑等多种叫法。这种食品松软香甜,老幼咸宜,喜爱者众。筠连当地有两句民谣,一句叫做“娃娃爱娃娃,老者爱粑粑”,老年人牙齿不好,爱吃的就是这种泡粑;一句是“钱少买不倒粑粑”,这是市场上买卖时的俗语,从这两句语,可以看出筠连人对粑粑的喜爱程度。在众多泡粑中最引为自豪的则是桐子叶包的猪油泡粑。也有用芭蕉叶包粑的,但终不及桐子叶的香甜。
将米粉浆发酵后放入生猪板油碎粒及红糖,用桐子叶包成等腰三角形状,放入蒸笼里大火蒸熟,便成了桐子叶猪油泡粑。出蒸笼时稣松泡绍、晶莹闪亮、黄金赶色、香甜适口,让人食后满嘴流油、食之不腻,吃了一个还想吃二个,这就是猪油泡粑给人的感受。猪油泡粑不仅用于食用,而且还用于形容人,有许多人称赞别人家孩子长得好,就说“这娃娃长得来象泡粑一样,泡稣稣的”;川剧《劝夫》中一句唱腔:“人都说邱大少爷长得来是泡稣稣”,其喻意也是一样,由此可见人们对泡粑的可爱程度。在筠连每年的端午节的中,几乎是家家买桐子叶包猪油泡粑,既自家食用又用以送人,体现一种浓浓的情谊。在外地端午节只是包棕子以纪念屈原,不知筠连人为何在端午节里除了包棕子外还做猪油泡粑?反正筠连就是这样一种风俗,一直沿袭传承至今。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筠连城里开始出现做猪油泡粑的专业户,而猪油泡粑也开始变小,变得更精致,为了包裹方便,多采用芭蕉叶包,更方便人们食用。
2. 小泡粑的做法大全
所需食材:
小米150g
糯米粉100g
玫瑰豆沙适量
做法步骤:
1.把小米放入料理机里打磨成小米粉。
2.打好的小米粉倒入一个大碗里。
3.放入一些糯米粉。
4.加入水,搅拌成絮状,再揉成光滑的面团。
5.准备一些玫瑰豆沙,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备用。
6.揪一小块面团摊成饼状,放入豆沙圆子再收口搓圆,搓圆后按扁成饼状。
7.电饼铛加热放入适量油,把做好的小米饼放入电饼铛里煎熟,一面煎熟翻过来煎熟另一面即可。
3. 四川成都的泡粑怎么做
猪油泡粑
四川小吃。以大米、黄豆磨浆加熟糯米,经发酵后掺白糖、猪油,蒸制而成。色泽淡黄,香甜爽口,多用于早点,热食最佳。
原料: (制40个)
大米350、鸡蛋1个、酵浆粉25克、黄豆15克、糯米150克、白糖100克、熟猪油50克
制作:
一、将大米、黄豆淘洗净,用清水泡6小时,沥干后加适量清水磨成豆米浆,越细越好。
二、糯米淘洗净,清水泡6小时,蒸熟后放入豆米浆内,泡3小时,用手捏散,加入酵浆粉搅匀,待其发酵后,磕入鸡蛋,加白糖、溶化的热猪油,搅拌均匀,其浓度以瓢能搅动而不挡瓢为宜。
三、蒸笼内放直径7厘米、高0。8厘米的竹圈若干个,圈内用细白布铺垫,将米浆分别舀入圈内,上沸水锅蒸约30分钟至熟即成。
4. 泡粑的做法,泡粑怎么做好吃,泡粑的家常做法
用料
水380克 米粉200克
糖50克 各种模具
面粉50克 酵母5克
四川泡粑的做法
水200克
用30克米粉放入冷水200克中搅拌放锅里小火烧开,过程中一直搅拌,怕糊锅!起锅放50克的糖,糖可以根据自己喜欢!
米粉170克
酵母5克,水用温水化开倒入已经放凉的米糊里,最好是米糊是温的有利发酵,太高不行酵母要烫死,发不起了,加水180克、最后倒入170克米粉,和50克面粉搅拌成浓稠状发酵2小时!
装入容器里,上锅是用力震几下,泡粑会平整光滑,不要装太多,模具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
放蒸锅,发酵20分钟,自己可以观察有蜂窝眼就可以了!
蒸好出锅,别急脱模放温后才可以,防止烂掉!
5. 四川的泡粑是怎么做的
原料: 粘米粉130克、干酵母3克、白糖130克、发粉2克、清水350毫升。
做法: 1、将白糖倒入粘米粉内和匀,加入清水调合均匀成粉浆水。2、将调和均匀的粉浆水倒入锅内用小火煮成糊状,边煮边搅拌,防止结块粘底。3、将煮好的糊过滤到一个大容器内,放凉至不烫手。4、在过滤好的米糊里加入干酵母和发粉拌匀后盖上保鲜膜发酵6小时。特色 小贴士:
1、如果天气很冷,发酵的时候尽量放在温暖点的地方,或者增加2小时发酵时间;相反的,天气炎热的话,就适当减少1小时,并且不能放在太阳暴晒的地方.
2、蒸的时候,面糊不要装得太深,可选用大一些浅一些的模具,这样蒸的时候可防止中间夹生的情况。
3、蒸好的泡粑要趁热食用口味才好!